•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欧美色五月_久久久国产打桩机_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视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季度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4-10-24 17:45
    [字体:]

    前三季度,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有效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继续改善,重点领域支撑有力,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7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06.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420.6亿元,增长4.8%。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7万吨,增长2.5%。水产品产量12.3万吨,增长4.9%。禽蛋产量2.8万吨,增长4.5%。肉类产量5.7万吨,下降4.1%。其中,猪肉产量下降8.9%,禽肉产量增长2%。

    二、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先进制造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7.2%,制造业增长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2.2%。

    三、服务业继续恢复,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其中,金融业增长6.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9.4%。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8.2亿元,增长7.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0.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0.2%。

    四、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9亿元,同比增长4.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0.4亿元,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6.5亿元,增长4.8%。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333.6亿元,增长4.4%;餐饮收入53.4亿元,增长5.5%。

    旅游总收入654.4亿元,增长15.3%;接待游客人数5654.8万人次,增长8.2%。

    五、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8.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1%。工业投资增长25.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9.5%,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4% 提高到40.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2.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1.7%。

    六、外贸进出口下降,招大引强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03.8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出口26.2亿元,下降0.3%;进口77.6亿元,下降0.7%。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40个,在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603.9亿元,增长4.1%。

    七、财政收支基本平稳,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2亿元,增长8.4%。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78.8亿元,增长11.1%;贷款余额1693.8亿元,增长18.6%。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81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9%。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4%,衣着价格上涨3.5%,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1%。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向好。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其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7)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数据来源于市财政局;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池州中心支行;城镇新增就业数据来源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可能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主要指标数据


    指      标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同期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78.2

    6.4

           第一产业

    亿元

    51.5

    3.4

           第二产业

    亿元

    406.1

    8.5

           第三产业

    亿元

    420.6

    4.8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2.2

     其中:大型企业   

    亿元

     

    6.1

        中型企业      

    亿元

     

    41.7

        小型企业

    亿元

     

    9.2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86.9

    4.5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5.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


     

     

              城 镇

    亿元

    300.4

    4.4

              乡 村

    亿元

    86.5

    4.8

           按消费类型分


     

     

              商品零售

    亿元

    333.6

    4.4

              餐饮收入

    亿元

    53.4

    5.5

    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77.4

    2.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亿元

    175.2

    8.4

    五.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第一产业

    亿元

     

       38.3

           第二产业

    亿元

     

       25.7

              其中:工业

    亿元

     

    25.4

           第三产业

    亿元

     

    -10.1

             其中:房地产开发

    亿元

     

    -42.5

    六.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1978.8

    11.1

       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

    1693.8

    18.6

    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0.2

    0.2

    八.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92.5

    10.4

         其中:工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70.3

    7.4

    注: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